本報記者 包興安
12月9日,財政部發布《關于2022年特別國債發行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表示,為籌集財政資金,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,財政部決定發行2022年特別國債。本期國債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,發行面值7500億元,發行日期為12月12日。
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此次財政部發行7500億元特別國債,主要是對發行到期的特別國債進行續發,以減少特別國債到期兌付引發的債市、匯市、股市波動,維護市場貨幣流動性的總量充裕和結構穩定。同時,也充分體現了財政貨幣政策的積極聯動效應,合理調節市場貨幣供給總量和供給方式,確保財政貨幣政策曲張有度、發力精準有效。
財政部此前共發行過四次特別國債,其中一次是2007年財政部發行1.55萬億元特別國債購買2000億美元外匯儲備,作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資本金,降低外匯儲備規模,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。其中有一期7500億元特別國債在今年12月11日到期,該債券簡稱為“07特別國債07”。
2007年發行的特別國債中13500億元特別國債由人民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買入并持有,發行當日同時完成中國農業銀行向財政部繳款、財政部向人民銀行購買外匯、人民銀行從農業銀行購買國債三項操作,加強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,有力地配合了國家宏觀經濟調控。
根據《通知》,2022年特別國債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境內有關銀行定向發行,人民銀行將面向有關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。
“本次特別國債的發行,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體現。”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當前利率水平相對較低,發行特別國債不僅能夠發揮好財政投資的逆周期調節作用,同時還有助于將財政投融資的成本控制在相對較低的合理水平。
白彥鋒表示,本次特別國債的發行,有助于優化我國政府債券結構,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。
張依群認為,財政部此次發行7500億元特別國債,除了滿足到期兌付任務外,一方面,可以有效降低當前財政面臨的收支矛盾和緊張風險,增強中央財政調控資金能力和空間,減輕償債壓力,為年底經濟良好收官提供堅實有力的資金保障;另一方面,可以充分體現財政部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“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”的決心,為明年經濟提供更有力度、更大空間的支撐。
事實上,今年以來關于發行特別國債的呼聲不斷,市場期待發行新增特別國債。
白彥鋒表示,近期,國家對疫情防控政策做出了優化調整,國民經濟發展潛力將會持續釋放。明年是否仍然發行新增特別國債,要視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相機抉擇。
張依群表示,此次發行的特別國債為3年期,帶有明顯的國債總量平衡、結構調整的預期,不僅有助于明年債券發行總體規模穩定,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明年財政赤字率風險,為實現明年經濟良好開局發揮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