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醫療股掀起一波反彈行情,相關上市公司也迎來密集調研。
Choice數據顯示,9月26日至10月16日,機構投資者共調研了滬深兩市302家上市公司,其中7家公司獲百家以上機構組團調研,開立醫療獲超200家機構調研,排名第一。該公司主營業務為醫療診斷及治療設備的自主研發、生產與銷售,主要產品包括醫用超聲診斷設備、醫用電子內窺鏡設備及耗材等。上周五,開立醫療迎來今年以來首個漲停,9月26日以來累計漲幅超54%。
除了開立醫療,上周五醫療器械板塊還有多只個股觸及漲停,如9天6板的大博醫療、惠泰醫療、心脈醫療、五洲醫療等。
從多只相關個股的盤后數據看,龍虎榜買賣席位上出現了游資、機構、外資的身影。以開立醫療為例,深股通在買入1207.24萬元的同時賣出4505.49萬元;機構席位累計買入7937.71萬元的同時,累計賣出1.18億元;此外,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營業部、中金財富深圳愛國路營業部等現身買入席位。
本輪醫療器械股強勢反彈的驅動因素是什么?
9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,對高校、職業院校和實訓基地、醫院、地下綜合管廊、新型基礎設施、產業數字化轉型和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等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貸款,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,中央財政貼息2.5個百分點。
德邦證券認為,當前基層醫院、公立醫院建設如火如荼,政策及資金將推動新基建實質落地,預計未來3年國內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將加速釋放,市場空間有望持續擴容。長期來看,中國人均醫療資源距離發達國家還有顯著差距,隨著GDP持續增長、國民健康需求持續提升,醫療設備作為醫療機構最重要的硬件設施,將迎來長期擴容。
國金證券表示,考慮目前板塊倉位和估值仍處于歷史相對底部,且板塊普遍存在業績和政策預期的改善趨勢,醫藥股強勢反彈行情有望從醫療器械設備板塊向整個醫療板塊蔓延。